好命自己拼:五穀月賣百萬元 台灣阿信拼出頭
「我就是要過好日子」,吳采縈婚後因先生生意失敗,負債百萬元,她擺地攤賣玩具,日入千元,其後做蘿蔔糕,每天跑3攤,「那時候很拼,要養小孩、買房子,有動力。」她說。
1999年,赴士東市場擺攤賣南北貨,因應養生崛起,2年前賣五穀雜糧,銷售時,她不厭其煩地告訴客人穀物價值,「販賣專業、用心和責任」,「對一個顧客好,會帶來更多客人。」她一步一腳印,創造自己的好命。
採訪╱彭蕙珍 攝影╱林林
「現在的人不成功,是因為不夠努力。」在士東市場賣五穀雜糧的吳采縈,為了賺錢,每天凌晨起床工作直到晚上7、8點,即使辛苦,臉上總是掛著笑容,「再怎麼不愉快,都要隱藏情緒,這是敬業精神。」
在市場賣素菜的表姐黃秋香誇道:「采縈是台灣阿信,勤勞、節儉,工作很認真,很願意學習,經過店門口的客人,就會是她的客人;她很天才,會唱歌、吟詩作詞、彈古箏,是才女。」
天母擺攤 轉做小吃
吳采縈出生在芋仔蕃薯家庭,幼年難養,7歲被送到台灣人家當養女。養父母務農,從小什麼活都要做,「像男孩一樣,13歲就會騎光陽125載貨。」家教嚴格,20歲結婚,「早婚、有點逃避。」
婚後,先生和朋友合夥做紡織,「半年賠百萬元。」為貼補家計,吳采縈在天母街頭擺地攤,「賣玩具1個晚上賺1000多元。」因警察取締,和先生轉行做蘿蔔糕。
重機遨遊 吟唱古詩
「我很會做吃的。」她發覺自己的另一天賦。請師傅教導做廣式小點心,找人學做油飯、粽子,「1天賣3場,清晨3點多出門,賣給運動的人;7點多到早市,賣到1點多;傍晚5點,做黃昏市場。」「回想起來,那時候很拼。」吳采縈說:「年輕失敗是種動力,我秉持一個目標,就是要過好日子。」
「做吃的工作量很大。」1999年,黃秋香介紹她到士東市場,開始賣南北貨。2年前1位拾荒者送她1本談五穀雜糧的書,她認為,「推薦好的健康食材給普羅大眾,對人的幫助很大。」到迪化街批貨,銷售時將穀物煮法及優點,不厭其煩的告訴客人,「業績成長1倍。」
「我是庶民媽媽,好吃,要用合理的價格買到,即使有人認為賣太便宜,不是真的,也沒關係。」她強調。買賣時,「不會因為客人不要買大陸貨,就騙是東南亞。」創造月營業額百萬元佳績。
吳采縈也懂得休閒,學了20幾年的漢詩吟唱,曾參加全國比賽得到冠軍。2年前考到重機執照,「考到執照就要騎重機。」現在一家4口,都跟著她騎重機。
「我喜歡大自然,希望以後能騎著重機,遨遊山水,吟唱古詩歌。」她想像自己的未來,將它當做一種放鬆,再以愉悅的心情,面對每一位上門的顧客。
【吳采縈小檔案】
年齡:1965年(48歲)
學歷:新營家商商科
經歷:曾擺路邊攤賣玩具;和先生做蘿蔔糕,賣進五星級飯店;1999年到士東市場賣南北貨,2年前開始賣五穀雜糧
地址:台北市士東路100號1樓(士東市場41號攤)
電話:(02)2835-2045 begin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 (02)2835-2045 免費 end_of_the_skype_highlighting
月營業額:100萬元
【我的人生觀】
人只要努力,就會有回報。
【兒子心聲】實在做生意 和客人互動
我家有2個小孩,我是老二,比較認命,小學時就跟著跑菜市場,因為長得壯,幫忙搬貨、做蘿蔔糕。父母很龜毛,食材挑最好的,他們認為要賺心安理得的錢。從他們身上學到做生意要實在,該怎樣就怎樣,和客人的互動就像朋友。
2年前退伍,到菜市場幫媽媽賣五穀雜糧,天母的外國客人很多,我對語言有興趣,認識很多外國朋友。1年前隔壁攤子剛好有空缺,開始賣咖啡,現在市場內已有知名度。
創業貸款 創業計畫書 創業輔導 微型創業
大台北金融家02-2991-6690免費諮詢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