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連鎖品牌服務業,已成為進入大陸市場最具前景的主力產業。相較於中國大陸的連鎖業,台灣品牌傳遞出更重視服務精神,更具備文化軟實力,以及服務更細緻等諸多特色。
勤業眾信總裁陳清祥指出,善用台灣連鎖品牌管理經營能力和人才優勢,建立台灣企業的特色與獨特性,並針對中國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,進行適地化營運策略調整,是前進中國致勝的關鍵因素。
吸納高學歷員工
藍海國際餐飲董事長許湘鋐表示,過去餐飲服務被社會視為基層行業,多半由教育水平較低者來擔任,但這群人長久下來,卻培養出肯吃苦、有野心的「狼性」特質,也因為餐飲業所能得到的政府支持不多,業者也因而磨練出自立自強的生存本能。
在任何行業終將轉型為服務業的現今,能夠跨國發展、登上國際舞台的餐飲服務業,已經成為國力展現的一環,像是全球化的麥當勞、肯德基、星巴克等。
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泰國菜、韓國烤肉,新加坡四大餐飲集團也拋棄門戶之見,聯手赴日展店,皆顯示餐飲業要壯大必須走向國際,其中同文同種的大陸市場,是台商必須盡全力搶攻的首要目標。
雅茗天地公司董事長吳伯超表示,雅茗天地是典型從錯誤中試煉成長而成功的例子。
自1994年將珍珠奶茶第一個帶到香港、1996年進入中國至今,他認為台商在中國大陸的優勢剩下「管理」與「創新」兩個特色。
以雅茗天地為例,為了要吸引好的人才,已藉由完善培訓與職涯規劃,吸納碩、博士等高知識分子加入行列,推行行業提升計畫。
五方針打拚營運
吳伯超指出,台灣有兩把利器,其中「IC產業」已成功出鞘並在國際打響知名度,未來就要仰賴「餐飲服務業」接續台灣的國際競爭力。
台商企業應保持信心,努力掌握趨勢、調整服務心態、建立籌資管道、持續差異化創新,以及願意改變等五大方針。
森邦公司董事長徐和森表示,在台灣「拉亞漢堡」為資本額80萬元的微型企業,但「拉亞漢堡」在中國開一家店大約需新台幣3,000萬元。
即使投資成本差異甚大,他仍堅持不靠進駐商場吸引大批人潮的方式經營,而是先由「街邊店」開始試營運。
即使初期營業額其慘無比,徐和森仍堅持透過「蹲馬步」的扎根方式,逐步建立品牌形象;不到一年的時間,「拉亞漢堡」成功獲得商場、加盟商青睞,進而獲得許多資源,目前在上海已成為規模二千多家、獲得五星級評比的西式餐廳。
因此,徐和森強調,台灣經驗不可複製到大陸,適地化的經營策略才是王道。
鼎王餐飲集團執行長陳世明表示,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前,他曾經研究觀摩大陸知名餐飲品牌「小肥羊」的經營模式,審慎思考「無老鍋」與「鼎王麻辣鍋」,如何做到在地化並兼顧長期展店。
因此,鼎王採取的是「後端製造策略」,在製造的過程中,每項環節包括生產、人力、包裝,都採高效率和食品安全並重的方式進行。
鼎王進入中國之初,基於食品安全考量,食材挑選與台灣略有差異。陳世明指出,餐飲業最重要的根本,在於食品安全、口味符合在地市場,這樣才能在當地創造品牌口碑,藉由口碑行銷將事業做大,然後才思考如何超越現有的競爭環境。
適地化策略經營
這套經營思路,讓鼎王餐飲集團進入中國市場不到一年的時間,即拓展出三個營業據點。其中,橫山路店鋪更在五個月內,成功推動與台灣相仿的經營模式。
勤業眾信會計師陳慧銘表示,投資大陸市場需要挹注相當的資金,企業可選擇回台灣掛牌籌募資金,並參考成功者的經驗,持續進行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差異化策略,透過「數量化」的經營模式,來分析展店規模、投資金額、各類成本比例與定價策略;如此鉅細靡遺地建立標準作業模式,才能成功創造屬於企業獨有的市場競爭優勢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