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經濟日報專訊】青年人不乏創意點子,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上周指,港府將設基金,相信年輕人可運用創意嘗試創業。鄰近的星洲及台灣政府,今年也先後推出類似計劃,寄望可打造新一代的創業精神。
港府將成立一個5億元的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年基金。林鄭月娥上周六出席一項活動時表示,相信年輕人透過創意可嘗試創業,又指希望為青年提供多元工作出路。
事實上,近年各地政府也在想方設法,提升新一代的創業精神,不止在歐美等地,就算在鄰近的新加坡、澳門以及台灣,近月亦紛紛公布不同的支援青年創業計劃。例如今年4月,新加坡成立一億坡元(約6.16億港元)的國家青年基金,支援具創新精神的青年,台灣國科會亦展開為期5年、預計每年投入6,000萬台幣的計劃,為青年創業推一把(見表)。
IT世代重創意 新一代優勢
創業的好處毋須多言,有助推動經濟、製造就業機會,為經濟注入新活力,部分地區如歐洲,便希望藉此紓減青年失業問題。但對於香港或新加坡等失業率並未算高的地區,為何仍撥款支持青年創業呢?
對於初出矛廬的年輕人來說,找一份穩定工作,有穩定收入,但卻難免面對上位難的困境。不過,在互聯網飛快發展的年代中成長,年輕人手上亦擁有更大本錢,比起傳統上的創業,這是一個靠「想法」更重於靠「實貨」的新天地。無論中外或本港,也已有不少憑創意在互聯網世界上創出成績的例子。既然年輕人較年老一輩更有優勢,何不大膽一點走上一條創業之路?
可惜的是,本港青年的創業意願偏低。今年穗港澳青年研究所發布的「穗台港澳青年創業比較研究」,亦發現在香港、廣州、台灣及澳門四地之中,本港青年對創業興趣最低,研究分析青年不願創業的原因與困難,包括缺乏創業場地、缺乏管理經驗、地價高企等。
香港青年協會與貿發局在2010至11年也曾進行調查,結果發現在18至35歲受訪本港青年中,創業比率只有6%,但卻表現不俗,創業三年或以下的有68%已做到收支平衡。
效各地政府 提供培訓協助
可以看到,本港青年並非沒有創業的本事,但可如何推一把?創業不像做打工仔領取月薪穩陣,成功回報雖然可觀,但也面對風險,失敗機率也高。要培養新一代的創業精神,政府又可提供甚麼協助?
資金是創業者普遍面對的問題,政府設立創業基金固然是重要一環,但資金以外,便是營運能力,更加不可缺了創業的培訓。例如新加坡,當地政府不止提供創業撥款,也會為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提供免費創業、就業指導,又會在大學設立培訓中心,舉辦創業知識講座。
內地近年大力推廣大學生創業,如在2011年,國務院向各高等院校發出通知,指院校應積極開發創新創業類課程,建議把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。今年5月,遼寧省便要求創業課納入大專課程內。
杭州市政府亦為大學生提供種子基金等,還聯合浙江大學科技園,成立中國第一間的工藝創業大學生教育服務平台,聘請知名企業家、學者,為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個人培訓。
據報道,今年首六個月,便有500家由大學生創立的企業,創造了2,200多個職位。
大前研一:放心闖勿怕失敗
內地極力宣傳並非沒有效果,當地麥可思研究院今年發表2013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,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比例,近5年來不斷攀升,已從2008年的1%升至2012年的2%,達13.6萬人,政府更計劃未來要達至45萬人。
事實上,年輕人欠缺的是人生經驗,需要更多「過來人」提供指點,知名企業家分享創業經驗,亦有助燃起年輕人追夢的決心。企業家如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,上月底曾到港向年輕人分享創業經驗,反應不俗。
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便曾指出,年輕人要放膽去闖,最大的風險就是害怕風險。本港政府成立基金,為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有更多本錢,固然值得鼓勵,但創業亦要有一股不怕失敗的鬥心,社會又可如何鼓勵年輕人跳出框框,勇於嘗試?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