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家在台中、今年49歲的林龍賢,原本在台中從事多媒體工作,由於收入不穩定,5年前他與妻子回到布袋鎮岳父的故鄉,在布袋地區幫人看管魚塭。因幫人看管魚塭的收入不多,大約只做半年,就轉行當起保全。
擔任保全期間,林龍賢嗅出白蝦的前景,3年前,他在布袋過溝承租0.9公頃魚塭,以兼職方式飼養白蝦。由於幫人看管魚塭這半年,林龍賢非常認真學習養殖技術,加上開始養殖白蝦後,他經常向有經驗的養殖戶請教如何提升白蝦存活率「撇步」,不僅讓他這3年有不錯的收入,還激勵他更上一層樓,準備轉型室內養殖,成功創業。
林龍賢指出,目前嘉義沿海的魚塭幾乎都是室外養殖,一旦遇到颱風或下大雨,除水質的酸鹹度容易產生變化,所投放的飼料也會被雨水稀釋,導致白蝦大量死亡。因此,他決定改走室內養殖,排除天候可能對白蝦所造成的損害,進而提高白蝦存活率與產量。
林龍賢透露,為節省成本,他租用廢棄的養雞場,改建成室內養蝦場,目前已經有養雞場的業者與他商討合作事宜,打造自己的新事業。
【聯合報/記者黃煌權/20131103】
|
留言列表